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设“风清气正、斯文在兹”的教职工队伍为保障,奋发进取、攻坚克难,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建设东北亚区域性教育中心的优势和作用,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战略新平台,打造培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一、强化思想建设,夯实发展新基础
1.健全“两个责任”,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实施方案。加强和改进学院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党支部特色活动,持续推进教工党员与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做表率、当先锋。
2.坚持底线思维,不折不扣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学院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验收廉洁、安全、稳定的原则,全面对照检修学院工作运作系统及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20个病灶”,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新中突破,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3.建设一支 “风清气正、斯文在兹”的教职工队伍。党员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做到“三严三实”的基础上,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全体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围绕产业需求,构建发展新优势
1.全力做好3个试点项目。
(1)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推进学院承担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示范高职基地建设等子项目建设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完成项目建设和验收的组织协调工作。
(2)双元培育改革试点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立项的长春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扎实推进学院承担的双元育人培养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工作。
(3)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做好教育部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项目验收工作。做好教育部、吉林省和市教育局立项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7个现代学徒制试
点项目建设工作。做好省教育厅委托课题《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践探索》的研究工作。
2.切实推进省示范校建设工作。做好7个重点建设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42门资源共享课程标准和相应素材资源库的搭建工作。发挥6个职教集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120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3.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持续推进吉林省食品药品、长春市机电、汽车、信息、旅游、物流等6个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做好与上海佳吉物流、青岛隆和艾美酒店、一汽大众、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等校企合作项目,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新的增长点,力争2017年每个分院新开发2个以上具有深度合作潜质的大中型企业,不断推进校企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体”。
4.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吉林省和长春市支柱、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长春市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以数控技术等7个吉林省品牌专业群为重点,做强做精装备制造类专业,做大做优现代服务类专业,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对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杰出人才培养能力强,与产业技术进步更加适应的品牌和优势专业,引领学院专业建设上水平。
5.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完成现代装备制造实训基地的整体论证和一期、二期建设工作,做好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两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立项论证和一期建设工作,从制度
建设、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好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工作。
6.做好教学资源建设。启动吉林省品牌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力争建设一批在线课程、微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虚拟软件等教学资源,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培训,
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
7.推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做好汽车运用技术等11个专业 “2+3”中职-高职衔接转段考试组织工作;做好酒店管理等17个专业 “3+2”中职-高职衔接教学组织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等7个专业 “3+2”高高衔接的教学组织和考试管理工作;做好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专业联合培养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等2个专业四年制改革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好2017年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8.深化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加强制度和文件的落实与实施。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学生自学、课堂教学、考试等教学全过程信息化。探索建立学生企业学习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生企业学习与学校
学习成果的互认衔接。
9.全力做好各级各类竞赛工作。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微课竞赛、多媒体课件竞赛和上级竞赛选拔工作。做好吉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的承办工作。做好吉林省和国家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参赛工作。做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竞赛和各学术团体竞赛参赛工作。启动学院专业竞赛工作,设置45个左右院级竞赛项目,力争
实现专业竞赛全覆盖。总结办学成果、凝练办学特色,做好成果推广、辐射和宣传工作。
10.加强中职学校托管和对口帮扶、教育扶贫工作。明确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和长春艺术设计学校两所托管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做好2017年
招生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师资培养培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工作。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好对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口帮扶工作。做好学院与和龙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3”衔接试点,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支持和龙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快速发展。
三、优化师资队伍,增强育人新动力
1.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专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和聘任工作。计划引进、聘任技能大师10人、聘任能工巧匠等100位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时比例不低于30%。做好31个长白山技能名师工作室、10个长春市教学(技能)名师工作室和20个学院教学(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发挥“吉林省技术能手”和“长春工匠”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提高水平,形成名师引领的教师专业化
成长的长效机制。
2.建立双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教学、企业顶岗轮训、应用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培养机制,安排100人次专任教师参加境内外各级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合作企业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建立教师协同创新团队,支持专兼职教师联合申报教改项目和应用技术研发项目。
3.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建立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维教师评价系统。要尊崇师道、光大师德、塑造师风、锤炼师艺、弘扬师爱,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水平。
四、着力社会服务,定位发展新坐标
1.推进教科研发展。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争取建设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继续加强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提升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院级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建设水平,重点扶持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训教具开发改造项目,鼓励并支持项目成果申报国家专利。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主体与资源,拓宽科研项目渠道,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推进教研工作重心下移,与日常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成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广泛开展学术讲座与研讨活动,增进学术研究的交流与推广。
2.拓展社会服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行业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学生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计划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4000人次以上。发挥吉林省、长春市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的服务功能,推进与一汽-大众合作共建奥迪培训中心项目建设。面向社区开放学院优质资源,举办学院社区教育培训活动月,开设30门左右培训课程,联合社区开发汽车养护与服务、互联网金融等50个培训与服务项目。同时开展面向社会各类群体的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学院国家级
“创客空间”等有利资源,与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携手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和技能培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学院发展的新跨越。
五、助力学生成长,构建发展新体系
1.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切实做好学生工作。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巩固和拓展文明养成主题教育成果,打破制约学生发展的 “天花板”,实施“多元化”育人,促进学生文明素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活动空间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社团精品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加强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让学生远离各类金融陷阱和圈套。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持续发展、自我完善、奖惩分明的辅导员成长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2.稳步推进招生工作。调整招生方式,试行大类招生工作,推进精细化招生宣传工作,拓展优质生源基地,扩大覆盖面,改善生源结构和质量。按照吉林省考试院的工作要求,做好2017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考点的相关工作。
3.实施创新创业促就业。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通过“创客空间”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学术实践和创新工作品牌,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与帮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创建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体系,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六、深化国际交流,拓宽发展新渠道
1.引进国际
优质办学资源。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加强中外课程对接,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韩国培材大学、日本横滨设计学院等知名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师生交流、短期游学等项目。扩大招收、外派留学生及免费国际交流学生的规模,不断提升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
2.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合作办学提高课程质量、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做好学生交流项目及教师出国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稳步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推进合作交流的“提质增效”,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
七、提升管理能力,打造发展新机制
1. 全面做好两个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推动工作。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的要求,做好实施项目的任务分解落实工作,对于学院承担的项目任务要不折不扣如期完成。做好年度管理信息采集工作,规范办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2.细化“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做好“十三五”规划的任务分解,将项目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载体和支撑,推进规划的实施及监测。各分院要完成本部门的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实施全程督导,更好地发挥学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3.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整合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升级改造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提高管理信息化和保密工作水平。加强图书资源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档案资料的使用管理,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加大校务公开工作力度,编制发布年度高职教育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推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CRP系统,为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4.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树立法治思维,加强过程管理,以严的态度和实的作风,依法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依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强化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我约束,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弘扬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传递正能量的实践育人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以节约能源资源为主要内容,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食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人性化服务保障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员工营造和谐、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
完善“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学院收支行为合法合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管理措施,围绕安全工作“三条底线、四个确保”的要求,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八、实施“双一流”建设,找准发展新定位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一流专业建设为载体,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品牌专业(群),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水平,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主线,找准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凝练专业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办学实力,转变观念、凝聚共识、改革创新,促进社会服务全面提升和国际合作交流多元拓展,使学院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