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 > 信息公开 > 正文

    2023年工作总结

    2024年06月27日 11:46  点击:[]

    2023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双高建设、升本工作为引擎,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一是聚焦主题主线,强化理论学习武装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集体研学7天,开展专家导学2次,分组联学7次,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11次。党委班子深入各学院、合作企业调研23次,梳理意见建议72条,形成调研报告9篇。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38次,中层干部专题培训2次,组建宣讲队伍,面向师生开展理论宣讲18 场,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二是落实重点任务,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学校第二届两委委员。开展“两优一先”表彰,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1个,优秀党务工作者11人,优秀共产党员89人。学校21个教师党支部配齐“双带头人”,开展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4次。深化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完成率达到100%。组织开展“三走进、三服务”党建特色活动,帮扶困难学生300人。发展党员109人,其中教师党员11人,学生党员98人,组织开展2期党校培训,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三是夯实基层建设,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平急结合”基层治理机制,各基层党组织持续跟进“双报到”、落实“双三长”,不断强化服务基层成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对接包保社区独居孤寡老人115人,常态化开展慰问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幸福小区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干部走进小区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弃管小区园林绿化修剪等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挥服务功能,组织思政部教师走进马鞍山村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史宣讲等活动。

    四是深化正风肃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及回头看工作,整改整治问题清单及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清单全部完成。开展“廉洁进校园 清风路同行”主题活动、“阅动校园”读书活动以及“师生话廉洁”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将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有机融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明确纪法红线、筑牢思想防线。

    二、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助力学校持续稳步发展

    一是开展职业本科创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学校成立升本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职业本科筹建工作。科学谋划职业本科专业布局,确定首批6个升本专业,制订《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关于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联合吉林大学、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等本科院校、科研机构,校企共建8个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高评委专家组入校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基本办学条件符合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省教育厅现已全面启动以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为基础设立长春职业技术大学工作。

    二是顺利通过双高验收,强化内涵建设水平。完成国家“双高计划”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总结梳理任务10项,包含40项子任务、97个任务点,超额完成绩效目标,获得优秀评价。完成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验收工作,9个优秀,1个良好,排名位列全省第一。启动“双高计划”终期验收工作,完成“双高计划”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共7个三级项目、391个四级项目两批验收工作。

    三是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开展专业调整优化工作。制定《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专业调整优化工作方案》,完成2024年专业备案及专业动态调整工作。2024年拟招生专业总数53个,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拟新增高职三年制专业2个、中高职衔接专业5个,拟撤销高职三年制专业15个。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通过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四是铸牢立德树人之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实施“三全育人”工程,提升“一院一品”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完善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快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本年度,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在吉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47项,总成绩位居全省榜首。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引育并举,制定《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博士教师考核办法(试行)》,加大博士引进和管理力度。全年引进博士教师7人。开展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推荐工作,共有31名教师通过人才政策3.0版首次评定。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教育部验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获评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汽车学院、现代农学院、商贸学院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三、实施“产教融合工程”,促进政行企校深度合作

    一是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学校领导班子以及各学院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共计调研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4家、十亿级企业21家,其他中小微企业共计140余家。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及人才需求,找准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专业建设思路,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学校积极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2023届毕业生共349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6.07%。

    二是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体两翼初见成效。学校与吉林大学、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现代农业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共同组成全国现代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已报送教育部审批;学校与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吉林农业大学、华贸生物技术(吉林)有限公司作为联合牵头单位,协同驻地院校、涉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95家单位组成“长春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打造政行企校四方协同的命运共同体,为吉林万亿级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三是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双创”教育成果显著。学校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联合入驻企业共同开展学生双创教育。在第九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4金6银13铜;在第十届“创青春”吉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2金、5银、1铜;在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中,学校作为吉林省高职组唯一代表队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学校还承办了第八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长春地区赛、长春市职业院校第六届“学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第七届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奖项42个。

    四、实施“服务赋能工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一是建设“吉字号”乡村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学校与九台马鞍山村联合共建“农特产品研发及加工工艺研学基地” “棚膜果蔬农事研学基地”,围绕“文创、农创、科创、商创”开展全方位合作。艺术、食品、旅游、商贸、农学院及职业基础部、思政部七学部分别承接农产品形象设计、食品检疫、旅游策划、电商推广、农产品培育、文化挖掘、党建引领等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乡村品牌创建。

    二是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在长春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乡村振兴人才学院面向农村基层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开展“兴农大讲堂”专题培训,参与人数共计44556人次。学校与省总工会、省文旅厅共建“吉林省新旅游工匠学院”,开展了“旅行社出境团队旅游业务专题培训”“首期导游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冰雪旅游安全暨市场管理人员培训班”“全省导游人员转型升级培训班”等四次大型培训活动,参与人数1500余人。学校与长春市应急管理局合作,开展8次“三项岗位”人员培训班,2100余人参与培训。学校被评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承办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会议,为赞比亚分院捐赠了9台汽车专业教学教具以及T恤衫200套,全面推进赞比亚分院建设。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员职业标准,获冈比亚国家认证和质量保证局认证,纳入冈比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实施“汉语桥”项目,成功申报“领略汉语之美 体验智造之光”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精心设计“中文+机械设计制造”的特色课程主题,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贡献学校智慧和力量。

    五、实施“治理创新工程”,营造安全和谐校园环境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依法治校。修订学校《章程》,制定和完善《二级学院年度考核工作办法》《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考核细则》《社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的考核管理体系,全面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将管理重心下移,探索建立校、院、系、教研室四级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实现内控管理优化,加强财务与资产管理。开展“数智化全业务”内控体系建设,建立经济数据中心和经济业务活动决策监督平台,建设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形成绩效指标库。持续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线下“最多跑一次”、线上“零跑腿”的服务目标。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完成三个校区资产清查和并账工作,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三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安全维稳工作部署,抓好安全生产、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完善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回应各界诉求。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