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 > 信息公开 > 正文

    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

    2022年07月02日 20:41  点击:[]

    (征求意见稿)

    2021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工作为切入点,认真落实“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聚焦“升本”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得到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现将2021年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强化政治引领

    (一)凝聚共识,扎实推进政治建设

    学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理论学习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凝聚成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开展“两优一先”表彰活动,表彰9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 “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10个“先进党支部”,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梳理巡察组意见建议23条,制定整改措施102项,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党校团校培训、视听读颂、思政在线、主题党日、筑梦学习等方式,让红色基因深植广大师生心中;开展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试点工作,落实教学一线基层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要求,全年发展教师党员19人,学生党员230人。

    (二)强化培养,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学校树立科学用人导向,修订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程序,2021年,处级干部轮岗交流24人,提拔任用正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4人、教学正职2人、教学副职4人、科级干部8人;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相关工作,组织学校市管干部参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轮训等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能力;完成全市个报专项整治“回头看”和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工作,通过对干部的规范管理,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2021年,学校有20名教师做为兼职教师进入市委组织部兼职师资库。

    (三)聚焦特色,抓牢意识形态工作

    学校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聚焦网络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文章184篇,使其成为师生了解校园的“第一窗口”;完成了2021年度新版校园宣传片、宣传画册、宣传短视频制作,作品《吉林首位“最美教师”——高文铭》荣获长春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我身边的党员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在校园网站开设“党旗飘飘”专栏,对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进行动态跟踪报道,组织开展庆建党100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牢记百年使命、唱响时代之音”歌咏比赛、建党百年保密知识竞赛等活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四)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坚持民主集中,规范会议流程。不断强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了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学校双周调度会的相关工作流程;做好信息公开,加强合同管理,服务师生群众,保障学校利益。及时公开了校务、财务等相关信息,规范完善了合同审批流程,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加强了学校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落实保密责任,调整了学校保密工作委员会成员,做到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彰显了保密工作在“保安全,保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年未发生泄密事件。

    (五)创新载体,厚植思政红色基因

    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创新构建高职院校特点的“四位一体”思政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之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四大模块开发了《长春故事》等18门选修课程;培育校级创新团队2个,青年骨干教师5名。江舶诚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

    (六)以案促改,护航学校政治生态建设

    学校结合“转作风 正行风 树新风”专项整治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出台《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聚焦案件涉及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缺位问题,建立整改台账11个,梳理问题94个,制定整改措施140条,净化了学校的政治生态;高质量开好学校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达到了帮助同志、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赴长春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用好反面教材,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确保各级干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二、深化内涵建设,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一)以“双高”建设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省级“双高计划”“提质培优”项目建设,组织召开6次推进调度会,完成省级双高校和10个高水平专业群的申报工作,现已获立项;做好了“双高”建设所需设备的验收,加强了硬件建设;推选3个“产教融合、提质培优”案例申报国家评选;其中新金享典型案例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双高建设典型案例”优秀奖;推进了长春市“提质培优”四大工程和学校“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的相关工作。

    二是重点聚焦升本工作。完成学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论证报告及佐证材料,顺利通过吉林省高评委专家组到校实地考察;对照分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土地和房屋不动产登记证等问题,现已完成所涉房屋《未登记房屋确权审查表》的审批、规划竣工核实测绘、房产测绘、房屋安全质量鉴定,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专业调整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双高、吉林省双高专业群建设,完善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1+10+N”三个梯度协同发展新格局;结合学校专业布局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学校2022年计划招生专业总数65个,新增种子生产与经营1个专业,暂停汽车电子技术(四年制)、电信服务与管理(三年制)2个专业;完成202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四是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成立吉林省1+X证书制度试点协调推进办公室,确定了吉林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24个)考核费用标准;有序开展学生培训、教师考核等工作。2021年,信息学院等5个学院共153名学生1+X证书考核合格,合格率为63%;机电学院等6个学院42名教师参加1+X证书培训审核,38名教师获得培训师证书。

    五是丰富学校办学职能。成立艺术学院,拓展了学校艺术类办学职能;成立长春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围绕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打造新时代“三农”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推进职业通识馆、大学生事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丰富了育人载体。

    (二)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组织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等13家产业学院,制定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目前已有9家产业学院完成签约仪式,取得系列标志性研发应用技术研发服务成果,为企业创造年均3000万元经济效益;组织完成了机电、信息等6个职教集团进行办学信息填报,教育部将依据信息填报情况适时组织认定实体化运行职教集团;组织开展“1221校企合作日”“吉林省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职教集团年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二是推进实训基地建设。2021年,先后完成了软件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实训室等49个实训基地(实训室或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分子育种基地、科教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在前沿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三是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学校积极改革学生技能竞赛制度,营造了“院院办赛、人人参赛”的竞赛环境,提高了我校学生技能赛事水平。学校承办了“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软件测试赛项”,荣获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承办了吉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18项,荣获一等奖37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36项。2021年8月24日,聚焦职教发布“2019-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奖总数排行榜(TOP100)”中我校位列9位。

    三、厚植育人土壤,培育体系持续深化

    (一)实施“三全”育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丰富育人方式,注重素养教育。成立了劳动教养教研室,以《蓝星职业人成长工程》为依托,对学生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美育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及工匠精神教育;学校社团全员进驻“青年之家”,开展了党史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和社团活动;举办第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双五论坛”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剧大赛、青春健康项目演讲比赛等活动做好学生心理工作。

    二是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士官培养。按军地联合培养协议,学校对定向培养士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学校现有在校士官生450人,其中应用韩语383人,网络技术67人。年底将有98人前往部队进行岗位实习。学校与军队携手育人,成功探索实践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士官生培养之路。

    (二)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水平团队

    一是师资培训多措并举。全年完成“清华大学多模式混合教学改革培训项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等多项师资培训工作,共计1000余人参加培训;完成引培博士及考核相关政策,为师资队伍结构重塑升级奠定基础。

    二是名师引领硕果累累。王军、李国庆、李明革等5人入选新一届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永华、姜福佳获评吉林省第十六批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张春玉老师获评长白山领军人才,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获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团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三)拓宽招生与就业渠道,推进招生就业工作

    一是合理制定招生计划。积极与中职学校及企业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士官”、“联合培养”、“3+2”等多种招生模式,大力开展招生宣传,2021年计划招生4718人,共录取新生3394人,报到率为95.6%。

    二是提升就业能力。2021年新增省内外就业基地102家,储备优质就业单位600多个,15000多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03%,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为77.16%,高出省规定指标1.47个百分点。

    截止2021年8月31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通过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认定,确定为95.03%,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为77.16%,高出省规定指标1.47个百分点,留省毕业生中35%左右在本省国有企业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留省就业率均位列省内高校前列,目前,通过教育部、教育厅、学校三方跟踪、调查,毕业生在省内工作稳定,毕业生留省工作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四、产学研用结合,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一)支持科研创新,着力成果转化

    一是加强纵向项目研究与管理。2021全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课题)210余项,目前已经获准立项87项; 2021年度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结项70项,其中厅级以上课题(项目)结项39项。

    二是提升横向技术服务水平。依托8个产教协同应用技术中心,鼓励教师从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实际需求入手开展横向技术服务,2021年立项横向科研项目19项,国家授权专利104项。

    三是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组织13个团队共计15名教师申报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参加线上培训课程;推荐8名选手参加2021年度吉林省科普讲解大赛,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二)提升服务能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开展社会培训。2021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526人次,承接社会各类考试59900人次,开展继续教育、学历教育271人次。

    二是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学校是退役军人(长春)培训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学院夕阳红课堂上线,成为2021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思政部教师成立党的理论宣讲团,为长春公交集团东盛车队、威海社区、园丁花园社区进行党史宣讲,宣讲对象近千人。

    三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学校成立长春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为长春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乡村振兴人才学院聚焦“培训教育、实践探索、智库资政、服务基层”功能定位,举办了“全市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全市乡镇组织委员、街道党办主任专题培训班”等五个培训班,全市农业农村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乡镇组织委员、街道党办主任等738人参加了培训。

    五、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国际影响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项目

    完成赞比亚海外分院院长的聘任工作,正在积极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标准输出的落实工作;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建设,组织召开《工业汉语》教材编写培训会议,同步开发分期出版4本《工业汉语》教材。

    (二)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

    疫情期间,及时关注日本、韩国留学政策,继续为学生争取“专升本”、“交换留学”(免学费)项目,本年度有9名同学赴韩国留学;与韩国鲜文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2022年列入招生计划。

    (三)逐步完善涉外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关于教师因公长(短)期出国(境)管理办法》、《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海外员工培训中心管理办法》、《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国际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来华留学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

    六、规范后勤管理,涵养文明校园生态

    (一)建设智慧校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是智慧校园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主校区高速无线网络工程施工和优化,实现了卫星校区教学办公区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了校园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期建设项目,提升了校园网络安全等级;完成了校园华为云计算中心和鲲鹏国产化计算中心建设,全面开启了国产化应用研发与人才培养工作。

    二是应用系统软件集群建设方面。完成了学校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搭建,校级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中心系统、应用管理平台全面推广使用,OA域、学工域、人事域轻应用系统集群初步建成,到目前为止,共上线轻应用系统140个,业务系统师生覆盖率近100%;以“5G+信息智能”产教协同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中心为依托,以自主研发模式,进一步开发和升级了职称评聘等应用系统,并积极进行成果推广,进一步深化了应用技术研发与项目化教学改革,全面助力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

    (二)建设节约校园,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资金管理高效节约。大力宣传节水、节电、节材,开展节能减排系列活动;实施预算管理,实行快执行进度预警,避免形成存量资金;与基本账户开户银行沟通,将银行存款利率从每年0.35%提高到每年1.61%,增加银行利息收入4.6倍,合计23万元;及时把握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成功退税款15.59万元,促进学校资源节约和科研发展。

    二是维修改造保质保量。完成了信息学院实训室、蓝星广场路面维修改造、学生公寓供水维修改造等大型项目相关工作;做好了了校内小型维修改造项目20余项;做好了供暖、供电等系统的运行、供应、维修、维护工作,实现了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全年共完成各类维修12400余次。

    三是餐饮服务安全卫生。整合资源,完善职能,对餐饮中心的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对餐饮中心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确保餐饮中心安全运行。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设立了多个特色窗口,开设了大学生超市和竖正茶饮,丰富了师生生活服务平台,改善了就餐环境。

    四是企业改制如期完成。在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了学校蓝星宾馆、学生实习中心两所企业改制工作。

    (三)建设平安校园,护航学生成长

    一是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修订和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完成了师生新冠疫苗第一针、第二针接种工作,组织全校师生万余人进行了多次核酸检测;完成了公共场所的日常消杀工作,保障了各项大型活动的疫情防控。

    二是安全教育深入人心。联合驻地派出所、社区、消防等多部门,开展理论讲解、实地培训、实战演练等系列活动,着力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百日攻坚” 治理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做好校园安全及周边乱象专项整治;确保全校师生安全。

    (四)建设民主校园,提升幸福指数

    一是不断加强民主公开。召开学校第三届教代会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及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职称评定等相关文件,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透明度,保障了教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

    二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组织第一届教工乒乓球比赛、第五届教工排球比赛、教师节“师情花艺”插花活动,展现了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对1237名教职工进行生日慰问;落实教职工集体福利,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及“职工服务站”建设,切实维护了教职工权益。

    三是筹备召开妇女大会。按照市妇联的要求,结合学校女职工多的特点,积极筹备组建学校妇联会,为召开学校第一次妇女大会做准备。